全球大牌设计师转投中国汽车公司

跨国汽车制造商曾经是国际知名设计师最理想的去处,这些设计师与汽车品牌之间互相成就,为汽车外观赋予标志性的设计语言,打造出一代又一代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经典车型。

当内燃机的光环开始消散,很多跨国巨头的一线设计师开始流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颇具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寻求更好的待遇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近期加盟昊铂的瑞典设计师Pontus Fontaeus,曾供职于法拉利、布加迪、兰博基尼和宾利等多个超跑品牌;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的首席设计师李田原,曾操刀设计宝马iX。

面对已有燃油车型带来的巨额利润以及能源转型伴随的超高成本,传统跨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需求面临不确定性的当下更倾向于守成。

传统汽车公司已有百年历史设计传承,设计师很难完全施展自身的能量。事无巨细地探索、大胆使用各类元素、挑战美学与实用兼容性的极限,这些能够让汽车无限接近艺术品的操作空间可能正在内部收窄。

与之相反,在技术趋同性远高于燃油车型的电动汽车上,车身设计的重要程度正进一步提高。设计、艺术甚至美学故事曾经被中国汽车制造商忽略,但现在更多自主品牌愿意为设计师们提供开放性的工作氛围,并鼓励他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一位从外资品牌跳槽至国产公司的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制造商领头羊的地位日渐鲜明,转向自主品牌已经是汽车业内的流动趋势。